黄树银:匠心编织的百岁人生

更新时间:2021-05-12    信息来源:金华新闻    浏览次数:1277

“我是一名党员,党员做事情要更精细点。”4月13日,百岁老人黄树银说,他有一个原则:哪怕是粗活,也要尽量编细一点。这是老党员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也是老党员精益求精的初心。

生于1922年的黄树银与竹子打了一辈子的交道,10岁开始学竹编,用竹丝编出了成百上千件艺术品。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总馆长杭间见识了黄树银的手艺后,给了他“大匠”的评价。

虽已期颐之年,但黄树银仅仅花了两周时间,就用细细的竹丝编出一幅“百岁初心、百年传承”精美作品,足见“大匠”的手艺功夫。

人物档案

黄树银:1922年出生于浙江东阳,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创建东阳竹编生产合作社,是东阳木雕竹编工艺厂元老之一,曾任竹编车间党支部书记、主任。从艺90年,创作精品名作无数,创新多种竹编技法推动东阳竹编产业发展。2018年6月,被国际竹藤组织授予亚太地区竹工艺终身成就奖。

【追忆入党那一天】

倾心制作国庆十周年献礼作品

尽管时间过去了60多年,入党前发生的事黄树银还是记忆犹新,那时他刚完成一件国庆十周年的献礼作品。

1959年6月,浙江省工艺美术研究所专家来到原东阳木雕竹编工艺厂。他们此行的目的是挑选技术工人到杭州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作品制作。当时,黄树银是竹编车间主任,他被专家一眼相中。

工人被挑选到杭州后,每人现场做了一件作品比拼手艺。黄树银的作品精致漂亮,得到专家一致认可。“那是我的剖篾手艺比较好。”黄树银笑着说。这活可不简单,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果原料备不好,再高明的设计也无法转化成精致的艺术品。看到黄树银剖篾技术超群,领导安排他担任备料组组长。黄树银在其位谋其职,一点也不马虎。选竹、锯竹、卷节、剖竹、开间、剖篾、劈丝、抽篾、抽丝、刮篾、刮丝……一道道看似简单的工艺在黄树银和他的组员手里仿佛有了魔力,大家对备料组准备的材料非常满意。

“虽然当了备料组组长,但作为一名手艺人,我心里还是想参与编织组的工作。”黄树银说,没想到机会真的来了。有一天,编织组负责人找到黄树银,说他对工人编织的图案不是很满意,不知有没有改进的办法。这件献礼作品是中国美院教授设计的一个带梅花图案的屏风。工人们采用传统的以5根经篾为一组的“蛇皮编”手艺编织。大家完成作品后,突然发现图案中的黑点没有分布在预想的位置,画面看起来不协调。

黄树银仔细看了设计稿后发现问题所在。原来,美院教授画稿线条的空间跨度很大,传统的技法无法呈现这样大跨度的图案。他几年前学艺时曾遇到过类似情况,根据老师傅的指点,对传统的“蛇皮编”技术进行改进,摸索出以7根及以上经篾为一组的新“蛇皮编”编织技艺。他用这种技艺编织出了一组梅花图案,把样本和方法交给编织组负责人,之前的问题迎刃而解。

之后,黄树银帮助编织组解决了不少“疑难杂症”。后来,有人建议除了三个小组长外,应设一个大组长全面统筹各项工作。“在大家的推荐下,我稀里糊涂成了大组长。”黄树银说。

9月作品完工,省领导一致称赞,并决定把这件作品作为浙江省献礼国庆十周年作品送到北京。1959年国庆期间,这件作品在北京展出,后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珍藏。

黄树银说:“我一个篾匠出身,在穷苦日子里哪能想到能为国家献礼。多亏了共产党带来了新生活,让我的手艺有了更大的价值。”那时起,一份渴望在黄树银心中升起,他想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回到东阳后,黄树银找到原东阳木雕竹编工艺厂党支部负责人,表达了自己的入党意向:“我想加入这个先进的组织,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经过厂党支部层层审查考验,黄树银的梦想最终实现。

【初心传承这一生】

大胆创新创作国宝级珍品

谈起一辈子的竹编生涯,黄树银最得意的莫过于参与《九龙壁》的制作。

东阳竹编精品无数,被称为国宝级珍品的却屈指可数,《九龙壁》是其中之一。它因设计之精巧、工艺之复杂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奖”珍品奖,如今被收藏在东阳中国木雕博物馆中。

《九龙壁》实在让人震撼。这件大作由九个立体龙型图案组成,九个图案采用九种独特的工艺,运用了150多种编织技法。1983年,62岁的黄树银受委托负责其中多样压花人字混编龙和篾编方格龙的编织工作。

想要编好竹编龙,编龙鳞是摆在黄树银面前的一道难题。“我们找遍之前的图案,大家都是编出菱形来模拟龙鳞。可我师父觉得鳞片应该是有弧度的,这个之前还没人做过,于是他大胆创新。”黄树银的徒弟、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何大根说。

怎么编?黄树银在纸上画出图形,用他几十年积累的经验尝试各种办法。“压七挑一”“压五挑二”“压三挑四”……终于,黄树银在经历多次失败后,成功编织出简单的鳞片图案。在何大根看来,这是个很大的突破,但黄树银觉得还不够——图案不够美观,还要继续改进。思索许久后,黄树银又在其中加入“十字纹”。

最终,成品艳惊四座,这种创新技法之后被命名为“压花人字混编”,被大量运用于鳞片和羽毛编织。何大根还把它收入《东阳竹编编织技法图案100例》中,压花人字混编的样片也被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永久收藏。

两条龙的样片编织完成后,黄树银把编织方法告诉了徒弟金菊梅等人,由他们负责具体编织,而黄树银负责技术指导。

《九龙壁》作品除了九个龙形图案制作精美、栩栩如生,图案下方的三排波浪也让不少专家拍案称奇。三排波浪共有66个回形纹,错落有致,有一种波浪起伏的质感。三排波浪一气呵成,中间没有断裂,所有篾丝的位置都经过准确计算。可以说,这三排波浪的编织难度并不低于龙形图案。当时,这样的设计让很多竹编高手束手无策。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三排波浪也用了黄树银创新的技法。他一次性完成了三排波浪的编织,没出现丝毫差错。

践行匠心给后辈树起标杆

何大根至今还记得跟着黄树银学剖篾的场景。有一次,因为何大根剖的篾没达到黄树银的标准,被罚剖篾一天。他从早剖到晚,虎口已感到生疼。但他回头发现,师父这天也在剖篾,而且比他剖得更多更好。于是他下定决心,要更刻苦地学习,努力向榜样靠齐。


让何大根印象深刻的是,黄树银还经常灵活运用日常生活的积累,解决精品编织中遇到的难题。

1979年,何大根和师父一起编织作品《香炉阁》。它是东阳立体精细竹编的代表作,编成后被送进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陈列,还被送到多个国家展出。

在《香炉阁》编织过程中,制作工人遇到了一个不小的困难。按照设计,香炉阁由香炉和阁楼两部分组成,可阁楼的底部与香炉顶部的形状差异很大。大家都在思考,如何设计接口保证两部分完美结合,既不太松又不太紧。另外,为了更好地承重,香炉内部还要再编织一个内胆。怎么让内胆和香炉以及阁楼部分完美组合在一起?

黄树银想起了他年轻时曾做过的“葫芦笼”,那是一个为打白糖而做的葫芦状的篾笼,可压缩也可拉伸。压缩时白糖汁水被挤出,拉伸后又恢复原状,篾笼里的渣又可以倒出来。“我提出,可以参考‘葫芦笼’的做法做内胆,这样的内胆很灵活,组装就很方便。”黄树银说, 这一方法效果很好,香炉阁的编织工作顺利完成。从那之后,东阳竹编很多高档作品都采用了内外双层编织的技法,灵活又牢固。

“那时候所有的作品都只署集体的名字。师父常对我说,不要计较个人得失。”何大根说,在黄树银身边,他不仅传承了师父高超的竹编技艺,还时刻受到师父高尚品格的熏陶。后来,何大根也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努力把师父追求卓越的品质传承下去,并传授给自己的徒弟。

青胜于蓝成功复制乾隆宝座

黄树银的子女中有两个儿子在手工技艺上有很高造诣:黄学敏是亚太地区竹工艺大师、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黄小明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木雕”代表性传承人,被中宣部评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黄学敏自小跟着父亲学竹编,比父亲更有“野心”,想把竹产业做大做强。他还有另一个身份——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竹工艺专业委员会主任。“竹产品有20大类、1万多个品种,很多生活中的必需品都可以用竹子做材料,这符合环保的理念。”黄学敏说,牙刷、冰箱里的隔层、蒸笼……竹产业其实还有很多文章可做。

黄小明像父亲一样践行匠心。黄树银以《九龙壁》闻名,巧合的是,黄小明的代表作也与龙有关。2005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广寻能工巧匠,希望有人能复制故宫皇极殿内的乾隆宝座。“故宫专家告诉我们,当年打造这把龙椅的工艺流程已经失传, 只有实物参考,没有图纸,我们要自己想办法复制所有的细节。”黄小明说,在这样的条件下要做到形、艺、材、韵和原来一致,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黄小明艺术馆里,记者见到了他当年复制的样品。乾隆宝座上的龙有上千条,形神各异。想把它们还原已是一个充满困难的挑战,更不要说龙椅复杂的木工结构、雕刻技艺和油漆工艺。每一个环节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为了做好龙椅的油漆工艺,黄小明团队光金箔就用了10万余张。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是我从父亲那学到的。”黄小明说,遇到困难就集思广益,错了就推倒重来。历经两年时间,他带领70多名木雕工人,经过5000多个小时的精雕细琢,成功复制了乾隆宝座,得到了故宫专家的一致好评。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一个家庭,出了三个手工艺大师,这不是偶然。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家风传承,从黄小明艺术馆中悬挂在醒目位置的两个“福”可知。黄树银90岁时答应给黄小明编织一幅36角“福”字,从早编到晚,已编了九成,却突然停下,随手将其扔进垃圾桶。黄小明不解,诧异追问原因,父亲只淡淡地说:“我编错了一根,我要重新做一幅给你。”黄小明深受震撼,感动之余,将这幅不细看根本挑不出错的“次品”捡回,和父亲之后编织完成的作品一同悬挂在墙上,警示自己、教育子女。两幅“福”字,福荫泽后的正是朴实认真的做派,是时代所呼唤的工匠精神。

“匠心”需要的不仅是笃行务实的作风,还需要勇于创新的巧心。黄树银在担任竹编车间主任时,接到了大量面包斗的出口订单,为赶工开展了“来料加工”生产模式。可是,从加工点收上来的样品规格误差较大。黄树银日思夜想解决方法,有一次在看妻子做布鞋时,找到思路:妻子拿着木质的鞋楦往鞋腔里塞,给鞋面定型。要是也给面包斗做一个模具,让加工点按照模具编织,最后收口时把模具取出来,这样不就能符合规格了吗?从普通生活里汲取智慧,“匠人”黄树银说:“手艺人不能停止思考,止步不前等于倒退。”这也道出了一名党员立足岗位树标杆、立榜样的责任心与荣誉感。

百年风霜雪雨,百年风华正茂。党员干部更要从古今无数匠人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实践中,从历经艰难砌成如今“制造强国”钢铁长城的故事里,倾心倾力践行时代变幻却从未褪色的“匠心”、“匠风”、“匠艺”,正如黄树银用他的一生坚守着初心。

上一篇:何福礼:竹篮打水,指上中国 下一篇:卢光华:不负凌虚一寸心 竹丝编织匠人情
顶部